分享到:
网站首页 >> 考研经验 >> 文章内容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学院简介

来源:武汉大学考研网  作者:武大考研   阅读:5095[字体: ]

    城市设计学院是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图学中心等专业和教学单位于2000年12月合并而成,2003年学校将工业设计专业从其他院系调整到城市设计学院,使学院形成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相辅相成的完备设计体系。依托学校文、史、哲、经、法、管、理、工、农、医、教育等多学科基础,借助学校深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底蕴,学院在专业上逐步形成人文化、数字化、国际化和创意产业化的办学特色。

    学院现设有城市规划系、建筑学系、设计系、风景园林系、图学与数字技术系、实验中心等六个科研教学单位和党政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拓展办学办公室、图书资料室等科研教学辅助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1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47人;博导14人;有20多位教师在海外著名大学获得硕、博士学位。

    学院专业学科实力强,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景观与公共艺术、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等六个硕士点。

    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硕两个层次于2008年、2012年两次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985工程”建设学科,在综合应用GIS、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辅助城市规划方面,被国内同行认定为开辟了新的办学方向;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湖北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国际合作成果显著,学院每年暑假开展中、美联合设计坊,学院教师与外籍教师联队讲授设计课;学院与荷兰地理信息科学与对地观测学院合作20余年,并与英、法、美、韩、意、德、澳、新等国家以及港、台等地区的大学、组织、科研机构等开展了联合教学、合作科研和学生交流。

    学院人才培养成果丰硕,现在校本科生900余人,研究生近300人,另有成人学历教育、研修班、短训班等各类层次的继续教育。学院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水平、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知识面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近年来,学院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竞赛中获奖,其中包括国际建筑师协会最高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德国红点设计奖及台湾光宝创新奖佳作奖等,发展势头强劲。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学机构简介
城市规划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建筑学系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学系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职业建筑师和相关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承担建筑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原理、中外建筑史、城市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及选型等主要课程的教学工作。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1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4人,硕士学位获得者23人。

设计系
    2003年5月16日,武汉大学对动机学院、人文学院和城建学院三院相关学科力量进行整合,组成了城市设计学院中最为年轻的一个系——设计系。系内设系主任一名,副系主任两名,并有党支部委员7人。目前设计系设有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设计艺术学与美术学两个硕士点,每年共招收60-70多名学生。本系共拥有29名专职教师,绝大多数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10人,在读博士6人,教师知识结构本身具有综合性特点,涵盖了人文、理工和艺术,是武汉大学最年轻也是最有活力的一支教学队伍。

图学与数字技术系
    研究生培养:图学与数字技术系现有两个硕士点——计算机应用、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这两个硕士点的一级学科均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中 “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 硕士点是2004年底武大批准新增的硕士点。
    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城市、虚拟现实技术、GIS、R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三维空间数据的采集与重建、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辅助建筑及规划设计、工程仿真技术。

风景园林系
主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武汉大学景观园林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园林与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字景观规划、景观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及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园林与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研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不同园林与景观设计方法及不同学派、风格之间的规划设计理论差异,同时我们还对园林与景观设计理论的文化差异和历史差异比较分析,开展园林与景观设计全过程的应用研究,从景观构成、景观分析、景观评价到景观设计等各个不同分析阶段入手,其研究范围大到区域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小到城市公共空间、建筑户外环境、室内庭院。我们的研究主要包括:1)现代园林景观规划及发展模式研究;2)城市景观设计的人文历史方法;3)可持续的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理论和方法。

数字景观规划
    数字景观规划方向研究数字技术在景观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及实施评估全过程应用,是以对信息获取、处理技术与信息新技术辅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重点,它包括:1)景观基础数据获取的技术,研究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城市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现状数据,建立景观规划基础数据库;2)数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应用空间分析技术、规划支持系统与方法,辅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3)景观规划数字化管理,运用数字技术管理景观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景观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景观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方向主要研究景观资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探讨当前景观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及保护景观资源的方法,特别是基于生态的修复方法。它包括:1)景观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理论;2)景观生态监测、预警及生态修复,研究人类活动影响和干预下自然环境的变化,探讨景观生态系统中的检测方法、生态数据库的构建及生态修复技术;3)景观生态资源保护和管理。它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生态系统的途径。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研究中外风景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理论,包括思想史、艺术史、技术史、传统园林理论与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与修复等,该方向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1)风景园林文化思想研究;2)当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3)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上资料由武汉大学考研网为你整理分享,备考2016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请参考复习,了解更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考研信息请查看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2016年考研信息汇总,我们收集整理了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近年的考研信息供同学们参考。预祝同学们考研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