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网站首页 >> 考研经验 >> 文章内容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简介

来源:武汉大学考研网  作者:武大考研   阅读:6502[字体: ]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溯源于1893年自强学堂的格致门,1928年成立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我国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桂质廷、张承修、李国鼎、周如松等先后在这里研究执教多年。经过八十多年、几代人的努力,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物理五个学科门类,有多个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我国最有影响的物理院系之一。   

    学院现设有物理系、材料物理系、微电子系、物理教学与实验中心。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武汉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挂靠在本院。学院拥有凝聚态物理和无线电物理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物理学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人工微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固体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

    学院现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置的本科专业有物理学基地班(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含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弘毅班,中法理学、工学本硕连读试验班,彭桓武班,天眷班,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类。

    学院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人员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97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54人。有1位国家教学名师,1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国家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位青年千人,1位优青,2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位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6位珞珈特聘教授,2位楚天特聘教授,17位跨(新)世纪优秀青年人才,8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时,还拥有“低维功能材料与智能器件”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教师中大多数有在国外与境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85%以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院已培养本科生5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博士后50余人。2000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科技部863、973课题15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20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合计超过1.5亿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发表SCI论文1500余篇,其中一区论文100余篇,二区论文500余篇。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承120余年武大辉煌,展80多载物院风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正以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新大楼、新平台为契机,汇聚人才、交叉融合、凝练方向,团结、务实、和谐、奋进,不断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早日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物理学院。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专业介绍:

项目 内容
学科门类 理学、工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点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纳米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
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
硕士学位授权点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医学物理、生物物理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
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普通本科专业 物理学基地班(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含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弘毅班,中法理学、工学本硕连读试验班,彭桓武班,天眷班,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物理学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物理学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才队伍简介:
    学院现有教师97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53人。
    国家教学名师1人:姚端正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徐红星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赵兴中、刘正猷、徐红星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赵兴中、刘正猷、徐红星
    青年千人2人:杨奕、毛力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人:赵兴中、刘正猷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人:王为忠、潘春旭
    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廖蕾、张文献
    珞珈特聘教授6人:刘昌、王为忠、王取泉、刘惠军、王建波、国世上
    楚天特聘教授2人:廖蕾、张文献
    跨(新)世纪优秀青年人才17人:戴明星、潘春旭、赵兴中、石兢、刘昌、王取泉、王为忠、陈志权、张文炳、王建波、谭志杰、刘惠军、廖蕾、柯满竹、刘启明、张文献、肖湘衡

    以上资料由武汉大学考研网为你整理分享,备考2016年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请参考复习,了解更多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信息请查看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年考研信息汇总,我们收集整理了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近年的考研信息供同学们参考。预祝同学们考研顺利!